.:. 草榴社区 » 技术讨论区 » 关于事故车辆零部件修换标准的看法
--> 本页主题: 关于事故车辆零部件修换标准的看法 字体大小 宽屏显示 只看楼主 最新点评 热门评论 时间顺序
社区牛笔


级别:圣骑士 ( 11 )
发帖:581
威望:745 点
金钱:8255 USD
贡献:2434 点
註册:2022-04-17


关于事故车辆零部件修换标准的看法



关于事故车辆零部件修换标准的看法

原创作者:勇说车险/yongchezhizhu2019

前几篇文章,我们提过,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标准化建设,保险行业也不例外。但是,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一些标准,执行程度并不理想,其根本原因,还是因为标准本身并不合理。下面,编者就阐述下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
第一,出发点和立场颇有争议,即,出台标准的目的是什么,到底是为了维护修理厂的利益,还是保险公司的利益,还是车主的利益。根据内容来看,编者个人观点是,主要为了维护保险公司的利益。所以,其内容就可以想象了,大部分对车主不是很友好。

第二,从起草标准的参与方分析,已经证明了,该标准的制定肯定不合理。比如,《汽车覆盖件低碳维修技术规范》的标准,很明显,这是技术性的内容,常理上讲,参与和制定标准的机构,肯定需要包含汽车维修企业,低碳修复的企业,但现实是,在起草该规范文件时,居然没有一家汽车维修企业参与,而且参与的大部分是保险公司。你们觉得奇怪吗!有趣吗!这个逻辑,和保险公司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一模一样,反正都是他们说了算!

第三,从规范或标准的内容看,一部分内容可行性不强,且明显违反了正常的逻辑和常理。比如钢圈,其中一条是:“开裂长度≥30mm的宜更换”,他的意思是,如果开裂小于30mm,就不能更换。他们的逻辑和标准,就是单单看表面的损坏程度,完全不考虑钢圈的物质组成,结构变化,金属疲劳等物理属性特征。因为本人是理工科专业的,金属的特性,很多时候根本不能有肉眼进行判断,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,因为金属涉及内部裂缝,金属疲劳,组织缺陷等等问题,需要进行比如磁力探伤,高倍显微镜查看等检测,肉眼根本看不来。所以,该标准单单用肉眼观察的方式,确定零部件可以修复的方式,即不科学,更不专业,而且非常不负责任,这是拿别人车主的生命安全在开玩笑!!!

第四,部分标准一味强调低碳修复,而忽略甚至不考虑后续可能产生的问题。比如对于特殊位置变形,需要填充大量石膏,时间一长,大概率会出现龟裂或脱落的情况。

这些是编者认为不合理的地点。当然,任何行业确实需要标准,但需要维护各方利益的前提下,尽量做到公平合理的情况下,制定标准,否则,就会成为摆设。

勇说车险:只说保险,不卖保险,答疑解惑,服务大众。敬请关注、咨询!

赞(12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1-18 08:05 楼主 引用 | 发表评论
胜英


级别:新手上路 ( 8 )
发帖:181
威望:19 点
金钱:5433 USD
贡献:0 点
註册:2025-01-01


感谢大神分享
TOP Posted: 01-18 12:41 #1楼 引用 | 点评
飞无痕


级别:精灵王 ( 12 )
发帖:2846
威望:972 点
金钱:7154 USD
贡献:7315 点
註册:2023-04-27

感谢车险案例分享
TOP Posted: 01-18 13:07 #2楼 引用 | 点评
没有不可能


级别:精灵王 ( 12 )
发帖:18491
威望:1949 点
金钱:37225 USD
贡献:0 点
註册:2016-11-01

感谢分享
TOP Posted: 01-18 16:51 #3楼 引用 | 点评
人形机器人


级别:新手上路 ( 8 )
发帖:421
威望:43 点
金钱:882 USD
贡献:0 点
註册:2024-12-06

感谢聚聚的分享
TOP Posted: 01-19 07:31 #4楼 引用 | 点评

.:. 草榴社区 -> 技术讨论区

快速回帖 顶端
内容
HTML 代码不可用

使用签名
Wind Code自动转换

按 Ctrl+Enter 直接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