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隐入尘烟》,后劲太大了。 最初票房预测仅有 10 万。
![]()
来源:猫眼 而今已经破亿,高歌勐进。 许多人感动于有铁和贵英相互取暖的爱情。
![]()
但其实,这部电影还埋了一条暗线。 马有铁的三次献血,在片中没有过多展开。 背后实则可以扒出权贵剥削老百姓的黑暗一面。 恰巧,另一部农村题材的新片,就把这条暗线扩展揭露。 并在柏林电影节上击败《隐入尘烟》,拿到了最高奖项。 今天就来看看,这部电影有怎样的独到之处—— 《阿尔卡拉斯》 Alcarràs
![]()
![]()
片中的主角和马有铁有相似的困境——被权贵剥削。 马有铁刚好和首富的血型相同,都是熊猫血。 因此三次被逼献血。 在抽血时,他强忍疼痛,被抽到嘴唇发白。 但自始至终没有得到首富儿子的一句感谢。
![]()
还遭到了不公平对待。 被首富儿子嫌脏,只能坐在盖上了塑料布的车座和座椅上。 底层劳动者的老实和善良被肆无忌惮的利用和欺负。 正如网友说的那样「他们要他的血,却嫌他脏」。
![]()
而片中也是如此。 以奎米特为首的一大家子世代生活在小镇里,靠种桃树维生。 但这一年,桃子的价格大跳水,奎米特连本都收不回来。 更雪上加霜的是,遭遇了大地主家族的背刺。 突然收到通知,属于他们的土地要被收走,建成太阳能公司了。
![]()
这是在奎米特爷爷那辈儿就埋下的隐患。 在战乱时,奎米特爷爷救了大地主的家族,帮助他们逃跑。 于是,收到了大地主的感谢礼物,一片土地。 但在当时的人情社会中,双方并没有签订赠与合同,只是口头上的约定。
![]()
如今,被言而无信的大地主家族轻易撕毁合约。 而奎米特一家的积蓄也不够另买一块地。 这就陷入了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。 家里的老老少少只能全都出来摘桃。 争取在被赶出之前,收完桃子,尽量减少损失。
![]()
摘桃子时,他们手忙脚乱,一点都不敢松懈。 忍不住吐槽「这里就是地狱」。 而在繁忙的劳作中,彼此都心照不宣,从不提及未来。 谁也不知道农民没有了地之后,该怎么办。
![]()
对于未来的迷茫,也让奎米特家族陷入分裂的局面。 奎米特和儿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分歧。 奎米特知道儿子喜欢种地。 但在现在的局面之下,种地是没有未来的。 于是,他一直劝儿子好好学习,拼一个好前途。 在儿子好心帮他打农药的时候,让儿子滚回家学习。 嘴硬说不需要儿子的帮助。
![]()
还有在奎米特得知儿子靠自己完成了合作社的采摘指标,被夸赞后。 他不但没有夸奖,反而打压儿子。
![]()
两人矛盾的爆发是在奎米特发现儿子背着他偷偷种地,学习种植知识的时候。 奎米特把儿子种植的作物全部烧了。 而这一切都被偷偷藏在一旁的儿子目睹。 这让儿子彻底爆发,没有提醒奎米特浇地的水龙头忘记关了,导致水流了一晚,差点把桃树全弄死。
![]()
父子俩之间的情感拉扯,成为了一场以爱为名的无休止的伤害和报复。 他们的生活就这样轻易被大地主搞得鸡犬不宁,分崩离析。
![]()
![]()
同样面对上位者的欺压,奎米特和马有铁却做了截然相反的决定。 马有铁平静地接受了所有不公,唯一的反抗藏在最后的结局。 他结清了之前欠下的账。 放走了和他相依为命的驴。 桌子上摆放着疑似农药的玻璃瓶。 个中暗示,不言自明。
![]()
不过,这一点点的反抗,也还是被最后那一行小小的字幕稀释了。
![]()
而在这部电影中,奎米特家族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抗。 儿子和女儿偷偷把死兔子扔到大地主家门口。
![]()
奎米特刚开始也像马有铁一样,非常老实。 听到合作社的其他农民商量要搞抗议游行的时候。 一直非常平静,找借口刻意避开了。 对于他来说,最重要的只有抢收桃子。
![]()
在抗议游行被媒体报道的时候,毫不关心。 还嫌吵,把电视关了。 奎米特习惯了屈从,知道得罪不起分销商。
![]()
而在他终于忍无可忍之后,也奋起反抗。 和儿子一起开着拖拉机加入了抗议游行的队伍。 大声喊着口号,争取自己的权益,冲着分销商扔桃。
![]()
但可惜的是,这样的反抗只是隔靴搔痒。 最终也没有撼动工厂的决定,还是要面对失去土地的结局。 只能在一旁沉默地看着卡车摧毁地里的桃树。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他们只能被动接受。
![]()
这样的结局就如同奎米特为了反抗太阳能工厂,选择把自家的太阳能板拆下的事情一样,是自讨苦吃。 最终导致自家没有电用。 只能妥协,把太阳能板重新装上。
![]()
反抗与不反抗,都是同一结局,最终都走向消逝。
![]()
那么,为什么农民的维权之路如此艰难? 一方面是既得利益者的傲慢和冷酷。 大地主会肆无忌惮地拿走土地,正是抓住了奎米特一家有理说不清的劣势。 同时,又得寸进尺。 邀请奎米特一家到他的公司干活,不用背井离乡。
![]()
乍一看似乎挺有人情味,而背后隐藏的是居高临下的权力倾轧。 大地主从没站在奎米特一家的角度考量,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会感激他的这份「施舍」。 根本不了解,对方想要的其实仅仅是守住本就属于自己的所得。 在《隐入尘烟》中也是如此。 当首富儿子发现马有铁献血没有任何私心,只是想帮助村民们尽快拿到工钱的时候。 他心里没有任何触动,只是不屑一笑。 还揶揄马有铁。 「你这会儿还在献血着呢,你还在替他们说话啊。」
![]()
既得利益者不相信底层劳动者的朴实和善良,只会觉得他们太傻。 现实中这样的冲突也屡屡发生。 前段时间,有农民去农林公司索要拖欠的土地流转费。 工作人员却一直嬉皮笑脸,只顾喝茶聊天。 把农民的激动和焦灼当成笑话来看。
![]()
还有洗碗女工因热射病去世的事件。 面对工厂苛刻的不能请假的要求时,洗碗女工一忍再忍。 最终支撑不住,因为热射病进入了 ICU。 而在抢救期间,她被公司抢先断定「治疗意义不大」,拒绝支付剩下的医疗费。 公司请了三个律师,拒绝认定工伤。 可见,比起人命,公司更重视的是自身的利益。
![]()
另一方面,农民维权的代价太大。 因为当时只有口头约定,奎米特一家很难再去追溯,寻找证据。 而且由于大地主的时间限制,必须抓紧时间抢收桃子。 在这种情况之下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 他们只能先抓住能够抓住的切实的收益,暂且放弃维权。
![]()
还有马有铁被逼献血的事情。 反抗不仅会遭到全村人的非议和道德绑架,还有可能遭到首富的报复。 他得罪不起首富,只能被逼着接受。
![]()
因热射病去世的洗碗女工,生前被逼接受工厂苛刻的出勤要求和高强度的工作。 如果选择请假,那么就有可能被扣掉一个月的工资,甚至丢掉这份工作。 为了生计,她咬咬牙一忍再忍。 而如今,家人为她维权的路上,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。 始终在为工伤赔偿奔波。 还要花钱打官司,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。
![]()
而最为关键的是,藏在良善和老实背后的麻木。 就如同马有铁。 根本没有反抗的意识,因为他对集体有着习惯性的沉默和顺从。 其他村民怎么做他也怎么做,其他夫妻怎么做他也怎么做。 当他看见对面夫妻就在搭伴儿干活的时候,他会对贵英提出同样的要求。
![]()
贵英力气太弱小,没有把麦子挑上来。 他就生气着急,骂贵英是「闲王」。 这是他在全片中唯一对贵英生气的场景。
![]()
而在面对村民的揶揄和讽刺时,他常常默不作声。 即便村民们集体揶揄马有铁是熊猫,哄堂大笑。 马有铁也只是埋着头,静静地坐在一角。
![]()
因此,村民们都没有反抗的时候,他自然也不会反抗。 很容易就答应了献血。
![]()
这样的驯化,也导致马有铁对现实的变化似乎总有一种滞后的钝感。 他没能第一时间分析出潜在的危机。 在拆空房的政策下来的时候。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村委会口中的空房就是他们现在住的房子。 还津津有味地看电视。
![]()
直到房子的主人找来,要拆房的时候。 他才恍然大悟。 生活中,这种麻木却常常被包装成温良,得到赞颂。 而《隐入尘烟》却剖开了麻木的悲剧底色。 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国民性层面的批判。 令国内观众感同身受,也造就了口碑的发酵。 但这一层本土化的表达,对外国尤其是西方评委来说未必能够捕捉和理解。
![]()
因而,也不难理解奖项最终颁给了批判色彩更浓烈、更直白的《阿尔卡拉斯》。 虽然情感色彩,价值表达有差异。 但两部电影呈现出的农民的困境是共通的。 在这一个个悲剧之下,也藏着对农民的关怀。 希望他们能被看见,而不必「隐入尘烟」。
![]()
全文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