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很不寻常,既见证了中国科技新进展,也发生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高速公路塌方事故。
4月30日,中国劳动节假期前夕,上海高铁虹桥站的候车大厅涌现等待离沪的旅客人潮。(彭博社)
4月30日,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飞船顺利返回;5月1日,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开始海试;5月3日,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。中国舆论用“喜事连连”夸赞这一连串重大行动。
有军事学者解释,福建舰最核心的技术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海军少将马伟明领衔研发的一整套综合电力系统。在这项系统支持下,由航母中央配电系统供电,布置了电磁弹射器以及配套的储能装置,以及布置电磁拦阻装置和新型船载电子设备。这套综合电力系统能把福建舰的推进系统和电力系统连接在一起,用直流电集中整合船舰动力使用,从而解决了以常规动力使用电磁弹射的难题。
其中,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将对月球表面负离子进行探测,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机制;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旨在对月球表面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探测,研究挥发物在月球环境下传输和扩散机制;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计划利用在月球背面的定位,与其他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与定位研究;巴基斯坦立方星将开展在轨成像任务等。
大量安装相控阵雷达意味着福建舰的态势感知能力将空前强大,可以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,不仅能实时高效地进行态势感知,还能在电子战中增加对手感知的难度。
2011年曾出席梅大高速公路东段开工仪式的时任中共梅州市委书记李嘉,已在2016年落马。落马时李嘉已升至中共广东省委常委、珠海市委书记。2018年,李嘉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,他的罪名就包括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提供便利,收受贿赂。
尽管塌方事故可能与4月以来梅州出现超常强降水有关,但有舆论唿吁,官方应彻查事故是否牵涉“豆腐渣工程”,以及背后的官员腐败。
有人质疑,采用常规动力的福建舰装备了三条电磁弹射轨道,而电磁弹射在战机起飞瞬间需要大量电力,尤其是高频次起飞,需要的电力更大;福建舰能否提供这么强大的电力,还不好说。
但对中国来说,这个五一假期也不全是好消息。5月1日凌晨,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,导致23辆车陷落,目前已造成48人死亡,30人受伤。
神舟十七号返回地面,标志着中国航天员完成空间站交接已成常态。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表明中国探月工程已进入第四期。福建舰海试则宣示中国航母将进入电磁弹射的新时代。
中国官方称福建舰的吨位为8万余吨,到底余出多少目前还是个谜。有军事学者分析,8万余吨应该是福建舰的标准排水量,它的满载排水量有可能接近10万吨。虽然福建舰的长度不如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,但其飞行甲板的整体宽度达到了78公尺,最大甲板宽度超过了82公尺,比福特级飞行甲板77公尺的主体宽度和81.5公尺的极限宽度更大,因此福建舰的实际吨位与美军现役航母的差别并不大。
5月4日,广东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王伟中为组长的灾害调查评估组,灾害原因仍在调查评估中。
嫦娥六号也是有较多国际合作的中国航天项目,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、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、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、巴基斯坦立方星等四个国际项目。
其中,最受中国网民关注的还是福建舰。这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平直通长甲板设计,并直接跨越蒸汽弹射进入电磁弹射的新型航母。有军事专家指出,福建舰一旦服役,其战力将比中国现有的两艘滑跃起飞航母提升数倍。
中国军事学者陈虎认为,福建舰的问世预示着一系列重大变化将会发生。如果今后几年中国有了三艘像福建舰这样的航母,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力量态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,中国海军再也不会被束缚在第一岛链之内。
刚刚过去的中国五一假期(5月1日至5日)很不寻常,既见证了中国科技的新进展,也发生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高速公路塌方事故。
从官媒目前公布的福建舰画面看,福建舰可能是世界上有源相控阵雷达数量最多的军舰,数量高达32面。不仅舰岛安装了24面,四部1130近防炮上也有四面,舰体左右两舷还有四面。这显示对其他国家堪称昂贵和高技术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在中国已成为“白菜化”装备。
5月3日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则开启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。官方介绍,嫦娥六号从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需要53天,任务周期长,工程创新多,风险高,难度大。嫦娥六号共有11个阶段任务,包括地月转移,近月制动,环月飞行,着陆下降,月面工作,月面上升,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,环月等待,月地转移,再入回收,每个阶段环环相扣。
赞(5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