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某县,最近总是听说,许多人开始怀念起曾经的一位前书记。
有人说,那些年县里发展得热火朝天,修路、建楼、搞大项目,县城面貌焕然一新,百姓日子也显得红火。
可这位书记一倒台,县里的债务问题全面暴露,许多项目停滞不前,经济陷入困局,百姓的生活也越发艰难。
于是,现在就有不少人感慨:“如果他不出事,现在的日子可能不会这么难过吧。”
甚至还有人觉得,他虽然有些问题,但毕竟是个“能干事”的人。
听到这些言论,我不禁叹息。怀念一个贪官,是对问题的误解和对现实的无奈。曾经的繁荣只是短暂的假象,今天的困局才是他错误决策的必然结果。
这位前书记刚到任时,确实给人一种“有魄力”的印象。他提出了许多宏大的发展目标,比如要把这个小县城打造成某种“示范县”或“旅游大县”。
为了实现这些目标,他在县里大搞建设,推动了许多看似“高大上”的项目,比如修建地标性建筑、开发旅游景区、建设大学园区等。短时间内,县里的GDP增长了,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。
对百姓来说,的确感受到了“变化”,尤其是一些人因为参与这些工程项目而获得了就业机会和收入。那几年,很多人觉得这位书记是个“有作为”的干部。
然而,这些“变化”是怎么来的呢?他采取了一个看似“高效”的办法:大规模举债发展。
县里的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,财政收入也不高,但他为了快速推进那些大型项目,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和银行贷款,借了大量的钱。
短短几年时间,这个县的总债务高达400亿元,而这个小县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10亿元左右,连还利息都困难。
就像一个家庭月收入只有几千块,却贷款买了几百万的房子,甚至还借了高利贷,短时间内也许还能撑住,但最终只能陷入债务危机。
更糟糕的是,这些钱并没有用在真正能带来效益的地方。那些所谓的“政绩工程”,看起来气派,但大多缺乏实际用途。
比如某地标性建筑,花了数亿元投建后,却迎来烂尾的结局,却几乎没有游客愿意来参观。很多项目不仅没有给县里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,反而让债务越滚越大。
等到债务危机全面暴露后,当地财政几乎难以为继,许多项目被迫停工,百姓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。他所留下的,不是“宝贝”,而是一个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。
那么,为什么有人还会怀念这位前书记呢?
首先,普通群众对经济问题的了解有限,很容易被表面的繁荣迷惑。
在他主政的那些年,虽然债务问题已经在积累,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直接感受到压力,反而觉得日子“变好了”。
而当债务危机爆发后,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,就会把问题简单地归咎于他的倒台,误以为如果他继续在位,县里的经济就不会陷入困境。
其次,这位书记确实比后来接任的干部显得“能折腾”。他喜欢搞大动作,宣传上也非常到位,这让人觉得他是个“有能力”的人。
而接任者面对的是一大堆债务和烂摊子,既没有资金搞新项目,也不敢再冒险举债,这就让人觉得他们“无作为”。
这种对比,让百姓产生了一种错觉,认为他的“能干”是县里繁荣的原因,而不是问题的根源。
但事实是,这种“能干”只是短期的假象。从他开始大举借贷推动这些项目的那一天起,这个县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。
经济发展需要脚踏实地,尤其是这种经济基础薄弱的小地方,更需要从实际出发,注重可持续发展。他的做法表面上让县里“跳得更高”,但实际上只是把问题向后推迟,最终像抛石头一样,会重重摔下,而承受这一切的,正是普通百姓。
怀念这种短暂的“繁荣”,其实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。今天的困局并不是因为他倒台了,而是因为他留下的债务和错误的经济模式早已埋下了隐患。
一个地方的发展,靠的绝不是浮夸和冒进,更不是所谓的“政绩工程”。真正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,是脚踏实地的发展,是把钱用在刀刃上,是一项项实实在在为百姓谋利的政策和项目。
如今,这个小县城的处境确实艰难,但这正是当年错误决策带来的后果。我们不能再幻想靠某个“能人”来带领地方“快速翻身”。经济发展是个慢功夫,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地方,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,才能真正走出困境。或许这条路很漫长,但这是唯一能让百姓过上真正好日子的路。
最后,我想对那些怀念这位前书记的人说,历史已经证明,贪官的“好”是靠不住的。一个地方的繁荣,不能靠“借来的未来”去维持。那种虚假的繁荣,最终只会让百姓付出更大的代价。
赞(9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