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基百科 | 动漫花园

.:. 草榴社区 » 技术讨论区 » 这都啥三流爽文的情节啊…[11P]
本页主题: 这都啥三流爽文的情节啊…[11P]字体大小 宽屏显示 只看楼主 最新点评 热门评论 时间顺序
古秦战士


级别:侠客 ( 9 )
发帖:49
威望:125 点
金钱:2771 USD
贡献:1127 点
註册:2007-01-01

这都啥三流爽文的情节啊…[11P]


今年春节档的一众新片里,要论前期争议最多的,当属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了(下文简称为《侠之大者》)——
肖战主演,预售票房第一,正式上映后的排片率却不高,无论哪个点都可以大书特书。



相比之下,该片改编自金庸的经典知名 IP 以及徐克导演等卖点,反倒显得没多少话题性了。
这大概也是《侠之大者》最尴尬的地方,当我抱着 " 看电影 " 的目的去观影后,发现这片子实在乏善可陈 ……
尽管具体拆解开来后也有些许亮点,但蹩脚的节奏、玄幻的打斗、失控的场面和模煳的立意等诸多问题,每一个都能毁掉你对该片为数不多的好感。



更要命的是,《射雕英雄传》后期关于民族叙事的部分,放到今天是最难写的,可影片却采用了三流爽文般的糟糕方式去呈现,不管收到什么样的差评,似乎都不会奇怪。
首先给自己叠一个可有可无却又必不可少的甲:
我不是肖战的粉或者黑,对《侠之大者》也没什么额外的期待和偏见,否则我就该积极叫卖,或者干脆不去看了 …… 我只是个想看电影的观众。
不过既然都说到了,我就先来简单聊聊两位主演。



在我看来,肖战饰演的郭靖肯定不能算多出色,他可能展现出了郭靖身上的一些驽钝、忠诚和坦荡,但那丝关键的光明磊落和大智若愚却是没能把握到。
而且肖战总给人一种在卖力硬凹的感觉,或许这也是许多人不喜欢他演戏的原因吧。
而庄达菲饰演的黄蓉则又有些谨慎过头了,她的形象本身看上去是挺聪明、有灵气的,理论上应该能和黄蓉较为适配 ……



可实际她的表现却老是小心翼翼,稍微放开些时就又收回去了,未免显得貌合神离。
换言之,《侠之大者》里的郭靖和黄蓉并不来电,但偏偏电影里又花了至少一半的篇幅去讲述他们的情感关系,无论是想看武侠戏还是感情戏的观众,恐怕都不会满意。
神奇的是,影片却成就了华筝这个角色。



我发现,不管喜不喜欢《侠之大者》,观众们大多都对影片里的华筝抱以正面的态度,细想之下,这应该归结于角色身上的" 真 " 和 " 满 "。
片中张文昕饰演的华筝英姿飒爽、敢爱敢恨,身具草原公主特有的直率、大方和热情,勇于追求又不强求——
尽管她喜欢郭靖,但就算最后没和郭靖在一起,华筝依然是华筝,这显然更符合如今大众的审美。



在郭靖、黄蓉、华筝的三角关系中,每个人身上都该有足够的看点,可由于前两人身上的犹豫、顾忌和关心则乱,让本来做配角的华筝硬生生把郭靖和黄蓉给压下去了 ……
相比起上述问题,影片的内容取舍和叙事节奏显然毛病更大。
《射雕英雄传》原作很长,《侠之大者》截取了后期郭靖开始抗蒙、展露他为国为民侠义之气的部分,电影需要平衡 " 熟悉射雕故事的老观众 " 与 " 不熟悉原作的新观众 " 之间的观感。



如果重点照顾前者,那完全可以把相关人物历史背景一笔带过,着重于故事主体;如果要关照后者,那得尽量用更多篇幅把相关的角色背景解释清楚——
结果,《侠之大者》选择了 " 我全都要 "。
片头长达十几分钟的基础知识介绍,时不时还会插入一些关键回忆,让江南七怪、洪七公、一灯大师等人出来打卡,貌似是都照顾到了。
可对于老观众来说,这种浅尝辄止的走马观花看着又臭又长,对新观众而言又根本不够,实际效果属于是两头不讨好。



另外有一个大槽点我也不吐不快,那就是影片中的武打戏 / 动作戏已经完全脱离正常人类的范畴,往 " 西式魔法 + 中式修真 " 的方向上发展了。
我不知道是自己太久没看武侠、与主流大众脱轨了,还是现在真的流行这种玄幻风格的打斗,《侠之大者》全片看下来,居然都没几场产生肢体碰撞的武打:
够分量的打斗戏几乎全在自身聚气、隔空发波,拿根魔杖那就是魔法师念咒语对轰,或者你说这是炼气期修仙者在斗法,我会觉得更合理。
我知道让现在的武侠片拍点硬桥硬马的动作戏是很难,可奇幻到这般地步,还是突破了我的承受力。



影片剩下值得称道的,大概只有深入草原的实景拍摄,以及大量力求贴近真实的蒙语对白了——
但后者带来的体验也不都是好的,考虑到大多数人对蒙语很陌生,加上其发音吐字偏长,看久了更像是一门听起来很累的外语,原本蒙语带来的新鲜感和沉浸感难免会打折扣。
最后来谈谈《侠之大者》最致命的缺陷:它不知道该如何诠释自己 " 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 " 的主题精神。
影片末尾的那场高潮戏很能说明问题:
蒙古大军兵临南宋边城,练功走火入魔的欧阳锋一人陷阵,眼看就要攻击主帅了,前不久刚反出蒙军的郭靖在城头见状,立刻前去制止欧阳锋,宋军趁乱本想突袭蒙军,又被挟持了主帅的黄蓉制止,等两军摆好阵势了,郭靖和黄蓉又牵手挡住了蒙军,还成功劝到铁木真撤军。



上述情节随便哪个单独拿出来都没问题,可组合到一起去看全都是窟窿——
这不就是三流小白爽文里,男主靠着自己的王霸之气力退百万雄兵的桥段么,所有人都是龙套和观众,只为衬托自己的盖世无双。
而且影片中郭靖那套说辞非常苍白和简陋,他不知道战争的原因和走向,也给不出具体的解决方法,只知道不让双方兵戎相见、生灵涂炭,那番话等于成了只能说服自己的 " 喊口号 "。


如今这个年代,想要讲好传统的民族叙事已经非常难了,是首尊汉民还是民族团结?是守护方寸之间还是天下忧患为先?什么说法都有。
讲真,放金庸到当下这个环境来讲恐怕都讲不好,更何况是一个拍电影都没走心的徐克。
我们不知道能争取到最大公约数的答案是什么,但一定不会是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的选择。


赞(43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2-01 14:30 发表评论
.:. 草榴社区 » 技术讨论区

电脑版 手机版 客户端 DMCA
用时 0.01(s) x3, 02-04 06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