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基百科 | 动漫花园

.:. 草榴社区 » 技术讨论区 » 为什么西方哲学界对王阳明不屑一顾?
本页主题: 为什么西方哲学界对王阳明不屑一顾?字体大小 宽屏显示 只看楼主 最新点评 热门评论 时间顺序
我本英雄


级别:禁止发言 ( 8 )
发帖:622
威望:795 点
金钱:20605 USD
贡献:17651 点
註册:2014-07-04

为什么西方哲学界对王阳明不屑一顾?

王阳明的思想梗概是啥?“知行合一”吧,“格物致知”吧,“心即天理”吧。

对于西方人,甚至全世界的人类,都明白一个道理“思想是行动的指南”,难不成你想着是往东,脚却往西走吧。至于说“知”是知道真理,你怎么判断你的“知”就一定是真理了呢?根据什么标准?你还不就是按你觉得对的想法去做,它真的对吗?比如“孝”在中国是真理,是美德,但在西方就不是,西方的价值观是平等,博爱,他们按他们的“知”行事,难道不是知行合一?

至于格物致知,那就更是扯淡,如果要对一个事物了解,当然要观察它、研究它,这还要强调吗?古往今来,谁人不是如此呢?这等于是一句正确的废话。只有中国的文人才会在那里自吹法螺,说这是高深的思想,那你告诉我,你平时要了解一个事物,你是怎么做的?没有王阳明这句话,你就不会格物致知了?

当然,格物致知还有另一种解释,如果是这个解释,倒是有点思想深度,但那也不是王阳明的版权,那是人家释迦摩尼的发明:“格”就是抵挡,物就是物欲,抵挡住了物欲,达到了入定的状态,你也就获得了圆满智慧,就能了知世间一切因果和逻辑关系了。王阳明格竹,就是这么干的:在竹子面前打坐,希望能“入定”,这样就能了解竹子了。其实就是佛法的“定”,也就是禅修。只不过王阳明没能入定进入禅境,格竹失败了。

心即天理这就更是典型的佛法,佛法的明心见性,自性圆满,不用外求,不就是在说心即天理吗?王阳明的所谓心学,其实就是佛法,具体来说就是佛法的禅宗,王阳明无非就是想外用论语,内行禅宗罢了。


赞(46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1-16 12:40 发表评论
.:. 草榴社区 » 技术讨论区

电脑版 手机版 客户端 DMCA
用时 0.02(s) x3, 02-04 00:32